新闻中心

提高叶面肥肥效的主要技术措施

2023-08-10 12:37

       一、影响叶面施肥效果的主要因素 

       ㈠作物种类 
       植物的外部形态千差万别,有同形态的植物叶片对深夜的承受和吸收能力、吸收量也不相同。一般来讲,叶片承受各种水溶液的量多,溶液在叶片上停留的时间长,叶片吸收溶液就多,叶面喷施肥料的效果就好,反之则低。例如单子叶的禾本科作物,如水稻、麦类、玉米等,从外部形态看,叶片竖立,狭小,表面角质层和蜡质层较厚,表面积也较小,叶片和茎秆直立,角度小,叶喷施的溶液容易滚落失去,所以营养液渗透到叶片内部也较为困难。双子叶的十字花科作物;如油菜、棉花、甘薯、成铃薯等,其叶面平伸,叶面积大,叶片表面的角质层和蜡质层较薄,喷施的营养液易积聚在叶片上,且容易渗透到叶肉组织中去。所以,作物种类不同,对叶面吸收的效益也各不相同。 
       ㈡气候条件 
       温度的高低、雨水多少等因素均会影响到叶面施肥的效果。据测定,温度对物质进入叶片内部有直接影响,有人以同位素的磷元素示踪证明,在30℃、20℃和10℃的情况下,叶片吸收同位素的磷元素的相对速度分别是100、71和53,随着温度下降,叶片吸收养分的速度也减慢。又如在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或刮风的情况下进行叶面喷施时,喷施在叶面上的溶液蒸发速度快,停留在叶片上的时间短,溶液渗透到叶片内部的量也相应减少。或在喷施后的短时间内遇到下雨,大部分溶液被雨水冲刷掉,也同样影响叶面喷施效果。 
       ㈢肥料品种 
       各种化学肥料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各异,当配制成水溶液后,其溶液在作物上叶面上渗透性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叶片吸收氮肥的速率是尿素大于硝酸盐、大于铵盐。 
       ㈣溶液反应 
       配制成叶面喷施的各种肥料溶液的碱度,对养分进入作物叶片内部也有一定影响。据测定,在酸性反应情况下,作物叶片吸收阴离子较多,在中性反应时,吸收阳离子较多。所以当叶面喷施的营养液养分状态以阴离子为主时,可将溶液的pH值调到弱酸性,例如过磷酸钙溶液作叶面肥时,磷素进入叶片内的形态主要是磷酸氢根离子,其水溶液为微酸性状况,有利于叶片对磷酸氢根离子的吸收;如果溶液以阳离子养分为主时,可将溶液的pH值调至中性或微酸性,有利于作物对阳离子养分的吸收。 
       二、提高叶面施肥效果的主要措施 
       叶面施肥的效果好差与很多因素有关,为提高施用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㈠喷施浓度 
       叶面喷施时,溶液浓度的配制是关键,浓度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喷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浓度过高,则喷施后易灼伤作物叶片,不仅没有发挥的效果,反而起了不良作用;反之,溶液浓度过低,既起不到补充营养作用,又浪费工时,所以配制溶液的浓度必须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合理配制。由于各种肥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别较大,而肥料中的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各种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能力和需要也不尽一致,例如大量元素肥料中的尿素,作叶面施肥的常用浓度一般为1.0%~2.0%,但作物的幼苗期的忍耐力较低,配制的浓度相对要低一些,应以0.5%~0.8%为宜。对其他作物上的使用浓度也因作物而异,例如在柑桔上喷施的浓度应控制在0.2%~0.5%,在茶树上喷施的浓度亦应控制在0.5%以下;在蔬菜上喷施浓度一般在0.4%左右。在保护性栽培条件下,叶面喷施的浓度应再低些。微量元素肥料中的钼肥、硼肥、锌肥等,叶面喷施的浓度应更低。如在棉花上喷施钼肥的浓度一般在0.05%左右;在油菜上喷施硼肥的浓度在0.1%~0.2%;在水稻上喷施锌肥的浓度一般为0.2%已足够。特别是一些其他营养型的叶面肥;如“喷施宝”等用于水稻叶面喷施,一般每亩次仅用5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洒,其溶液浓度仅为0.01%左右;“叶面宝”对各种作物的喷施浓度要求是原液兑水8000~10000倍。由此可见,恰当的溶液浓度是叶面肥成效的重要一环。 
       ㈡喷施方法 
       叶面喷施肥料时,在喷施的方法上主要应掌握:配制溶液浓度要均匀,喷施雾点要匀细,喷施次数看需要。例如配制过磷酸钙浸出液时,必须选用优质过磷酸钙,经粉碎过筛后,一般秤2千克兑水10千克,并经充分搅拌,静置24小时后,取其上部清液再稀释10倍后进行喷施,此溶液的浓度为2%左右。喷施时雾点要匀细,以喷湿叶面不淌滴为度,喷施的次数要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程度和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内移动情况而适当掌握。例如氮、钾等营养元素被叶面吸收后,在作物体内的转移速度比较迅速。能较快到达作物体各个部位,因此在作物需肥的关键时期喷施一次即可。磷元素和其他的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的移动速度较慢,就要多次喷施,每次喷施的间隔为7~8天,这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铁元素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差,且易被氧化,在果树上喷施效果差,应增加喷施次数。一般每隔5~7天喷1次。为提高喷施效果,在一种作物同时缺少几种营养元素时,可采取混合喷施的方法进行。如需要氮、磷、钾3种营养元素同时喷施的,则可先制备100千克2%的过磷酸钙水溶液,然后加入1~1.5千克尿素和1~1.5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充分搅拌溶解后取其清液即可喷施,但不能先配制好几种肥液后混合喷施。在配制混合喷施液时,必须注意两种元素之间是否起化学作用,如磷、钼两种元素有相互促进作用,所以给豆科作物喷施时,可将两种肥料混合喷施。但磷与锌之间具有“拮抗作用”,所以有能混配施用,应分别相隔几天之后喷施,以免影响效果。
       ㈢喷施时期 
       叶面施肥的时期主要根据各种作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情况而进行喷施。例如水稻、大小麦等作物苗时期叶片发黄,生长瘦弱,表示缺氮;如苗期出现叶片发红等症状,表示缺磷,则可分别喷施氮素和磷素营养,如果是生长嫩绿,群体发育郁闷,有倒伏现象时,可在分蘖期喷施钾素营养,以达到壮秆防倒的效果。水稻田缺锌时,喷施锌肥有两个短期:①始穗期喷施,可促进抽穗整齐;②穗期喷施,能加速养分运转,增加叶片后劲,有利于灌浆结实。又是如甘薯、马铃薯是喜钾作物,可在花期至薯块膨大期喷施钾素营养。可以促进薯块快速膨大。油菜等作物需硼量较多,宜在花蕾期和始花期喷施硼肥,可防止“花而不实”,提高结荚率;花生、大豆、豆科绿肥等作物,宜在始花期和始荚期喷施钼肥,可取得显著的增辊产量、提高品质的效果;棉花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喷施氮营养元素,可防止棉花早衰,于始铃期开始,每隔6~7天喷1次钼肥,连续喷2~3次,有利于多结棉桃,结大桃;葡萄可从萌芽、展叶至开花前后喷施氮营养元素,在新梢旺长期和浆果膨大期喷施磷营养元素,有利于多结葡萄,且果实大而甜。综上所述,当各种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期对某种营养元素需要量最多也最迫切时,针对性喷施的收获也最显著。 
       ㈣喷施时间 
       喷施时间主要指在一天中根据天气、温度等情况,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喷施。通常叶面喷施最适宜时间是下午4时左右。这时气温下降,湿度增大,叶面蒸发减少, 能使肥液有较长时间滞留在叶片上,有利于叶片吸收。如果是在晴天中午气温较高的情况下进行喷施,则肥液受阳光直照,蒸发快,肥液在叶片上滞留时间短,肥液渗透率低,叶片吸收利用也少,同时由于水分蒸发后肥液浓度变高,有时也会发生灼伤叶片现象,所以喷施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此外,如遇到刮风天气,在喷施过程中肥液易随风飘移,干燥,喷施到叶面上的肥液相对减少,且浓度升高,都有不利于叶片吸收。下雨天更不宜喷施,以免肥液被雨水冲刷掉。如果是阴天,则全天均可进行叶面施肥。根据试验表明,一般在适宜温度(18~25℃)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叶片吸肥越快,湿度越大,叶片吸肥越容易。综上所述,叶面喷施肥液和叶片对肥料的利用率与温度、湿度、风力等都有直接关系。所以,进行叶面喷施肥液时间应选择在无风阴天或湿度较大,蒸发量较小的上午9时之前和下午4时之后进行。如遇 喷后3~4小时内下雨,则须进行补喷。 
黑龙江省飞凡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 远博网络 技术支持 | 备案号:黑ICP备17007140号-3